
從顯示效果對比顯示設備的Z終效果是Z核心的選購標準,而不同的顯示技術在效果上肯定有一些優劣的差異,上海LED地磚屏具體請見下面的表格對比參數LED顯示屏液晶拼接屏亮度高適中對比度高一般分辨率一般高色彩范圍高視光源而定。
亮度方面看,兩種拼接技術都不用擔心不夠用。反倒是亮度高著稱的小間距LED面臨過亮問題——小間距LED的一個主打營銷技術既是“低亮度”。相比而言液晶在亮度水平上顯得更為適當,適合超大顯示畫面應用。對比度指標上,小間距LED是Z高的,而從需求端看,兩大技術的對比度都超過實際顯示的需要和人眼的分辨極限。這就使得對比度效果上,兩種技術畫面優劣更多取決于軟件的優化,而非硬件上的極限值。
分辨率指標上,雖然小間距LED一直在突破,但是依然不能和液晶拼接抗衡。目前在55英寸單元上能夠實現2K普及的只有液晶,未來有希望能普及4K的更只有液晶。對于小間距LED而言,更高的像素密度意味著穩定性設計的難度呈幾何級數增長,像素間距下降50%,背板密度提升4倍。這是為何小間距LED已經突破1.0、0.8和0.6的瓶頸,而真正大量應用依然只有3.0、2.5、這樣的產品的原因所在。此外,值得提醒的是液晶具有的像素密度優勢的“實際價值也不是很明確”,因為用戶很少需求那么高的像素密度。
色彩范圍這個指標一般不是拼接墻產品Z關注的方向。除了廣電等應用場所比較重視外,對于色彩還原范圍的需求,拼接墻市場從未嚴苛過。從比較角度看,小間距LED是天然的廣色域產品。液晶則取決于采用何種的光源。
色彩分辨率指標是色彩范圍在對比度指標上的實際觀看體驗,代表了顯示器Z終還原色彩的能力。這個指標的測定沒有量化的方法。但是,整體上小間距LED憑借色彩和對比度的雙重優勢,必然是Z優的技術。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簡稱)液晶顯示器。
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置TFT,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
發光二極管簡稱為LED。由含鎵(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當電子與空穴復合時能輻射出可見光,因而可以用來制成發光二極管。在電路及儀器中作為指示燈,或者組成文字或數字顯示。砷化鎵二極管發紅光,磷化鎵二極管發綠光,碳化硅二極管發黃光,氮化鎵二極管發藍光。因化學性質又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和無機發光二極管LED。